【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透視】打造“永不落幕”的科技活動周
發稿時間: 2022-06-07 來源:山西綜改 【字號:

“走進科技、你我同行”。5月21日,2022年山西省科技活動周在省科技館啟動,線下線上緊密結合,全面展現國家和山西的前沿科技、創新成果,展示科普基地風采。如何讓科技周活動“永不落幕”?活動周上我們與哪些“硬核”成果謀面?500多家科普基地展現了怎樣的風采?讓我們走進“科技活動周”,共赴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宴。

  走進科技,你我同行,形成全民愛科學、講科學、用科學的良好氛圍

  科普基地風采展、科技成果展、科技大講堂、科普講解大賽、優秀科普作品大賽……2022年山西省科技活動周期間,一系列內容豐富、形式多樣的活動,搭建了大家認識科技、參與科技的平臺。圍繞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這兩大創新發展的翅膀,山西已經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7家,“一帶一路”聯合實驗室1家,省技術創新中心33個,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3個,國家級孵化器、眾創空間65家,新認定山西省科普基地43家,正在形成全社會、全產業、全媒體互動的大科普工作新格局。

  談起舉辦科技活動周的意義,山西省科技廳科技人才與創新團隊處處長郭舉表示:“科技活動周已經成為我們開展科普工作的重要平臺和重要形式,在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?!彼榻B說:“2021年,省科技廳印發了《省科普宣傳專項管理辦法》,把科技活動科普基地能力提升,科普作品產品的研發鏈接了科技計劃項目,有效地增加了科技資源的供給??萍蓟顒又艿拈_展有效地激發了全社會創新的活力。去年,我省有兩項科技成果獲得了國家大獎,一是量子科技,二是煤矸石高效清潔利用,這是我省科技創新具有典型代表的成果?!?/p>

  針對今年山西省科技活動周的主題,山西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鐵星認為,社會的進步不僅是科技的發展,更是科技人才的競爭。走進科技,就是讓廣大群眾走進科普基地、新型研發機構、創新基地,最主要的目的是要“你我同行”,而“你我同行”當中,科技的發展不光是有科學家的工作,更有我們廣大群眾的參與,形成全民愛科學、講科學、用科學的良好氛圍。

  線上線下,形式多樣,打造沉浸式、互動式、體驗式的科普活動

  受疫情影響,今年山西省科技活動周的線下活動相對少了很多,那么活動亮點又主要體現在什么方面?對此,郭舉告訴記者:“概括地說,有三個特點:第一,覆蓋的人群廣泛,既有針對專業性的,也有針對一般群眾的,但是特別突出了青少年;第二,內容比較廣泛,既有我省重點領域發展的重大成果,比如雙碳、育種、飛車,也有和民生緊密相關的內容,比如防疫、健康生活、智慧交通等方面的內容;第三,形式多樣,依靠數字技術支撐,我們努力打造沉浸式、互動式、體驗式的科普活動,云游平臺將成為我們‘永不謝幕’的科技活動周的載體?!?/p>

  目前,太原市濱河自行車道、西山彩虹公路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太原市民周末休閑的好去處,不僅美化了城市的環境,而且還很環保。在活動周期間,綠色道路科技館被授予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,成為全省首家道路科技領域的科普基地。太原市行知宏實驗中學校副校長趙宏偉深有感觸地說:“通過參觀活動,師生都體驗到了科技創新對生活的巨大改變,也培養了學生講科學、愛科學、學科學、用科學的品質?!比绾巫尷习傩障硎艿皆絹碓蕉嗟目萍歼M步帶來的便捷和實惠?對此,郭舉說:“5月7日召開的全省科技工作會議上,確定了2022年是我省創新生態建設提質年,將重點實施八大行動,就是要在關鍵核心技術攻堅、創新平臺搭建、創新主體擴量、科技成果轉化、創新生態建設、科技人才團隊引育、科技惠民和科技交流合作這八大提質行動,進一步打造良好的環境?!?/p>

  培育沃土,強基固本,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創新智慧

  今年山西省科技活動周還有一項重要的內容,就是要宣傳好今年新修訂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進步法》和頒布實施20周年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》。郭舉認為,新修訂的科技進步法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科學技術事業的重視,堅持了黨對科技事業的領導,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??萍歼M步法對科技創新主體、科技創新全鏈條各環節進行了法治保障,必將推動我國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??萍蓟顒又芷陂g,全省500多家科普基地和部分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,科學普及為科技創新種下種子,科技創新成果便是這些種子結出的累累碩果??萍疾块T還聯合山西博物院、山西大學等在科普基地開展了講解大賽、科學實驗展匯演等一系列科普活動,這些科普活動對于科技創新究竟發揮怎樣的作用?張鐵星表示,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科技人才,科技普及則為創新創業人才成長培育了沃土。

  科技工作是向公眾普及科研進展、弘揚科學精神、培育社會公眾的科學素養以及對科技產品的了解和認同,以此激發人才創新活力,尤其是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??茖W普及是培育創新人才、踐行科技惠民的客觀要求,更是實現自主創新能力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礎所在。

  科普基地也是科普活動重要的載體,今年科技活動周期間,我省9家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科技廳新認定的43家山西省科普基地都獲得了授牌。郭舉告訴記者:“目前,我省有國家級科普基地和省級科普基地共500余家,涉及的類型有自然科學類、重點實驗室類、高新技術企業和生產基地類,涉及了眾多領域,比如有林草、體育、生命健康、公共安全以及紅色資源等。下一步,我省將重點支持科普基地科普設施設備的增加、科普展教品的研發、科普人才的培養以及科技活動的開展,對產生良好社會效益的項目將予以資助?!?/p>

  調查顯示,“十三五”末,我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9.32%,超過了預期目標。未來,在提升公民的科學素質方面還有什么計劃?郭舉對記者說:“就在科技活動周期間,省科技廳發布了2022年度科普宣傳專項的申報通知,我們將進行山西省科普基地logo的征集,組織開展科學實驗展演大賽、微視頻大賽、科普作品大賽,通過系列比賽在社會上掀起科普熱潮?!?/p>

  科技活動周是展示科技成果、弘揚科學精神,促進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協調發展的重要載體。通過組織群眾性的科技活動,推動在全社會形成講科學、愛科學、學科學、用科學的良好氛圍,讓越來越多的普通大眾了解科學、參與科學。唯有如此,蘊藏在億萬人民中間的創新智慧才能充分釋放,創新力量也才會充分涌流。(沈佳)

上一篇: 多項指標向好 物流“大動脈”迎來復蘇
下一篇: “乘稅出?!弊屔轿魍赓Q企業行穩致遠
国产日韩欧美不卡在线二区